瞅着朱子柳疑惑的神情,李信忽然道:“都说了要比试,你不会想跑吧?想去救那耕地的容易,先过了我这一关。”
“出题吧,状元郎。我这人尤其擅长对对联,整个大宋,还没人能对赢我。”
李信这一招,让此间形势,瞬间反客为主。
不再是朱子柳阻挡他们上山,而是,他们阻挡朱子柳下山。
朱子柳简直觉得莫名其妙,这小子有毛病……
可心中担忧武三通,事已至此,便也只好应下,准备速分输赢:“只一题,你能答出,便算我输,若不能,当是你大宋状元名不副实,且速速让开。”
正合此意。
李信再次道:“那便,请出题吧。”
谁出题,是占据更多优势和主动权的,朱子柳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看这小子没跟他纠结谁先出道,倒也把李信高看了几分。
可让他在题目中放水,却绝对没有可能。
当下搜肠刮肚一番,而后双眼猛的绽放光亮,他想到了一个绝对:“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说罢,嘴角微翘看向李信,淡然道:“你来对对看?”
郭靖和穆念慈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对联的大概玩法,听得此上联后,不由惊叹。
这对子,难如登天呢!
首先想要找到四个意思相近,且各有代表物事,且偏旁一致的字,就极为困难。
更别说还要考虑平仄、暗含意思,甚至情感等等。
这如何能对的出来?
信哥,真的能行吗?
李信当然能行,前世对这四关的记忆都已模糊,唯有一个独特的对联,记忆犹新。
当即淡笑道:“在下先赔罪一声……”
不等朱子柳疑惑因何赔罪时,李信已说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妙,妙,妙啊!朱子柳知道这话里的意思,是在骂他们渔樵耕读四人,但即便如此,依旧叹服不已,干脆朝着李信一揖到地,叹道:“在下拜服!”
那便是,认输了。
本以为李信不会让他过去,可哪知,李信主动让开了道路,退回到石板桥外。
先前是反客为主,而这一步,则是以退为进。
若没有这两招将朱子柳绕晕,仅仅凭借赢个对子就想过去,怎么可能?
要知道,朱子柳已经是最后一关镇守了。
过了他,便意味着,可见段皇爷。
李信笑道:“先前唐突,是担心你不跟我比,既然我已圆满心愿,那也没必要拦着你了。”
“那个耕地的确实被石头压着,估计快支撑不住了,你还是速速下去吧。”
朱子柳又是一拜,感谢李信提醒相告,并感谢李信让路。
而后离开石板桥,急匆匆的朝着下山方向去了。
浑然忘了,本是他来拦李信的路。
见此,李信淡淡一笑,揉了揉因连续用脑而发胀的眉心,抬步上桥,朝着不远处那寺庙的方向行去。
接连四关,关关难过,关关不同,便是自己,也感觉颇为吃力。
郭靖和穆念慈同情的看了眼朱子柳的背影,赶忙跟上了李信的步伐。
进了寺庙,被守门的小沙弥拦住,询问三人所为何来。
李信掏出瑛姑给的最后一个锦囊递给对方,直言道:“求见一灯大师,救我兄弟性命!”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