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山岩涧水潺潺流淌,发出淅沥淅沥声,而诸多弓箭手和奴隶军排成的长龙,依次的前往接水。
望着排成长龙的队伍,刘然拿着水囊微微思索。就在他沉心思考时,一旁的李孝忠见此,略有些好奇的询问道:“刘都头,为何不饮水?”
说到此时,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日以来的奔波,让身负多处创伤的李孝忠也是极为疲劳。而在他身后的奴隶军,以及一干弓箭手亦是如此,在深山长途跋涉,从来不是一件舒坦的事,然而他们眼却无任何灰白,反而全是精神震烁。
只因这逃亡的一路,所发生的事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甚至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本以为是历经波折,还要面对追兵的袭击,只能疲于奔命,却不料还能将追兵当成狗来溜不说,更是将他们逐个击破,而这全拜刘然所赐。
想到这里,李孝忠望着刘然,眼里满是敬佩的神情,“刘都头,你这一招反其道而行之,可谓是厉害的紧啊。”
此话一出,宋炎等人连连点头,自从那日救出他们之后,本以为刘然会下令撤退离开。不料刘然的确是下令撤退,却不是往离开湟州边境的方向走,反而是走他们曾逃亡过的道路。这命令刚下时,就引起轩然大波,莫说是张介等未曾经历逃亡撤退的人,就连已带人逃亡过的李孝忠等人,也全都都出生反对。
但最终的结果,让他们不得不感到由衷的倾佩,本是被动逃亡的他们,在刘然的带领之下,竟以被动化为主动。多次东奔西走,耍的敌人团团转,根本难以真正抓住他们的尾巴。
反倒本是驻守他们撤退道路的蕃人,久久得不到他们前来的消息,无奈之下只能不断分兵,再度组成一道天罗地网。
为了再度组建成包围圈,蕃人的兵力大大分散,一路上不断被他们攻破,大多人成了他们的俘虏。
听着李孝忠的话,刘然笑了笑并无任何自得的神色。兵法有云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其意为军队的锐气可以使之衰懈,将帅的意志和决心也可以使之动摇。军队初战,士气锐盛,继而懈怠,最后衰竭。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待其士气懈怠和衰竭之时再行攻击。
在多次厮杀之后,刘然深知自己的队伍,是真正的衰竭之军,而组成包围圈的蕃人,定为了阻击他们,各个士气如虹。面对此景倘若为了撤退而撤退,定会遭遇不断的追杀,他们也只能被动的反击,敌人始终占据主动,那最终结果唯有死路一条。
所以,为了不变成死局,刘然决定了化主动为被动,尤其是敌人占据了形势的情况,那就是不断的转进,来回穿插在这处茫茫大山之中。
对地形颇为熟悉的刘然,知晓敌人要包围他们,那铁定是无法将整片深山的路口全部占据。毕竟蕃人也没有五万人,就算满打满算,刘然也不觉得敌人会超过一万人,而这就便于他们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主动性。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