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正又追问,“禹州省的捐监生是其他州省的三倍有余,蕃库的粮食充足似乎也是正常的。”
韦启海立马点头,“那是当然,为朝廷输送人才的同时,还能充裕蕃库,这捐监政策真是好政策啊!”
邹平正立马言语刁钻起来,“蕃库粮食如此充裕,与起义军打斗,只养三万城兵半个月就不够了?”
“还需要韦大人你来捐赠?”
三位大人的表情立马尴尬起来。
总督立马道:“嗯…这我们也想不到啊,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邹平正立马严肃道:“哼!你们不知道?你们能不知道?!”
“前吏部侍郎程一万督查蕃库时,你们禹州省蕃库粮食定严重亏空,估计上面冒尖,
“是你们贿赂了程一万,让他早早回到朝廷禀报你们的好话!”
听了邹平正的话,三位大人的脸色陡然大变。
似乎没想到吏部尚书竟然会完全猜中他们的秘密,当下便心虚起来。
但好歹他们各个都是老狐狸成了精。
立马便想到了应付的说辞,韦启海赶忙道:“尚书大人可不要空口白牙的凭空猜忌,这都是些子虚乌有的事!我们怎么可能贿赂程大人呢!”
“捐监政策便是在灾情期间,捐粮食进入国子监,禹州省这么多监生,那粮食充足也是应该的啊!”
“怎么可能会亏空呢!”
韦启海的话是句句委屈,就差哭天抢地的喊冤了。
邹平正冷哼一声,“倘若是你们擅自将粮食改成了银两呢?蕃库粮食亏空便就有得解释了。”
此话一出,下位的三个人脸上顿时变的毫无血色,甚至都怀疑,这位吏部尚书是不是已经掌握了什么证据。
不然怎么可能猜的这么准。
作为布政使的韦启海平日里探的最多,自然不想乌纱不保,便硬着头皮继续狡辩。
“绝对没有的事情!下官们从来都是秉公守法,从没干过贪污窝脏的事情!”
邹平正不慌不忙的把手中的账本在他们眼前晃了晃,道:“这是在已故吏部侍郎程一万家中找到的账本,里面清楚的记了禹州省官员孝敬给他的点点滴滴,分毫不差。”
“这不是行贿是什么?而且禹州省每年向朝廷申报了三四次旱灾,导致捐监的监生大幅度上升。”
“可我们来到禹州省,却到处连绵细雨,气候潮湿,这雨水未免太充足了吧。”
听到邹平正手中有他们贿赂程一万的账本,三人心中已经心死。
却仍就抱有最后一点希望。
韦启海是个人精,见皇帝靠在座位上一副无精打采,索然无味的模样,他便觉,过于皇上是个突破口呢。
于是赶忙道:“微臣想来,这些或许都是误会,下官们向来清廉为民,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禹州省今年雨水充沛,确实是数年一见,看来今年绝对是个好年头啊。”
“这些误会我们可以先放到一边,以后再说,陛下与尚书大人舟车劳顿,定身子疲乏精神倦怠的紧。”
“微臣准备了一点心意,希望能帮陛下与尚书大人宽慰宽慰。”
还没等姬玄说话呢,韦启海嘴角扬声一抹坏笑,抬手在身侧拍了拍。
门外便款款走进数十名舞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