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1 / 2)

第201章

李君佾十岁的时候,他的太傅换成了当年权倾一时的慕相爷。

想来到底是个曾经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他的胆子大得令从来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李君佾诧异不已。

他告诉李君佾,两仪有乾坤,一阴一阳相辅相成,那男女相合,为何要分这男重女轻?

李君佾当时觉得自己简直是听到了什么胡言乱语?堂堂的慕相爷怎么能说出这番言论来呢?他这个意思,难道女人还能同男人一样,也能从门庭里出来么?这怎么可能?自古以来,女人除了于育养后代子孙之外,还有什么本事?

所以作为太子的他直接反驳这个言语狂妄的慕容听,心说他必然是在海边打渔摸珠,整日与那些庶民来往,自甘下贱,忘记了他原来的身份。

“先生谬论,男女则可平等?”

“如何不能?”慕容听脑子里怎么都是想着让白三娘成为自己的正妻,听到学生竟然反驳起自己来,整日以来为此事毛焦火辣的他一时就上头来了,完全忘记了眼前这个学生是将来的天子。

直接与之辩论起来:“再有,自那盘古开天辟地时,还是女子当家做主,亦有古籍那女娲乃大地之母,世间最为尊贵人,她尚为女子,那为何如今的女子却只能低男子一等?叫着我看,荒唐的分明是这后世的人,不尊不敬!”

他的话,不仅仅只是如此,他又说:“再有贵族庶民,又有什么不同?难道那贵族就不吃五谷杂粮,还是长命百岁,如何就比普通老百姓们高人一等?”

他大抵是在海边的确和老百姓们待太久了,纵然他是满腹诗书,但是如今与李君佾辩论起来,已是极少引用典故,言语措辞也十分直白,只差没有指着李君佾的脑门说:“大家都要死的,贵族难道还能上天去不是?既然想起庶民低贱,那有本事的话别吃庶民种出来的粮食?”

这一场辩论,终究是不欢而散。

慕容听后来冷静了不少,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心急了,竟然忘记了李君佾是太子。

但是回头又想,怕什么?天牢都去过了,流放也流放了,大不了就不在做这官,也去做庶民罢了。

而李君佾不服气,气冲冲的他回宫后,正好他母后遣了宫人来请,他便过去了。

到底还是个孩子,年轻气盛,哪怕是生在这深宫之中,但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仍旧觉得不可思议。

所以没能做到那不喜形于色,以至于叫皇后一下就看出了他眉眼里的愤怒。

作为母亲的皇后,自然是要询问儿子,到底这天底下还有谁这样胆大妄为,能将她的儿子惹得这么愤怒?

正好李君佾满腹的怒气,也是需要一个倾听对象,没有谁比他的母后更合适了。

但到底是皇宫里长大的孩子,该有的警惕是有的,虽不满慕容听今日的出格言论,可又不得不承认,慕容听是他最喜欢的诗人。

因此便将左右都屏退下去,这才愤愤不平地与他母后说起今日在课上与慕容听的争执。

皇后听完后,满脸惊讶,迟迟不语。

而急需想要得到赞同的李君佾则催促着皇后,“母后,您说,他是不是大逆不道?照着他这样说,难不成,父皇也和那些个庶民……”

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后一脸惊恐地打断了,“皇儿,莫要胡言乱语。”只是皇后说完这一句后,却是忽然感慨起来,“没有想到,慕大人心中,原来女子从来没有那样不堪。”

“母后?”李君佾不解,母后不叫自己说,她怎么还说起来了?只疑惑地看着他母后。

这时候,却从皇后口中说起了与他父皇的少年情谊。

感情不多,谋权倒是不少,且都是皇后一个人在辛苦,皇帝却躲在她一个女人的背后,直至登上了这大位,皇帝才跳出来,紧接着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充盈后宫。

他的理由,是为了平衡朝堂上的势力,所以尚书家的小姐,丞相家的妹妹,他是一个不落。

皇后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发出一声冷笑:“真是可笑,只有没有出息的男人,才会没有能力稳固朝堂,而非得要选这种牺牲禁锢女人的方式来平他的朝堂。”

皇后说着这话的时候,忽然变得认真起来,双手扶着李君佾的肩膀,“皇儿,你千万要记住,宫里这些妹妹们,将来你万不可将她们送去他国和亲。”

和亲,是两国之间最有效又简便,且在短时间里就捐弃仇怨的办法。

但是在皇后看来,这是国家权力至高者的无能和屈辱,懦弱到需要牺牲自己的手足血亲,去帮自己平定这一场战争。

最可笑的是他们一边看不起女子,又一边要歌颂女子去牺牲,还道貌岸然地告诉公主,受着民众百姓的供养,就要为民众做出奉献。

那皇子呢?吃喝玩乐,他们享受的可远远比公主享受的多了去。

其实这一场谈话,并没有对李君佾年少的心激起什么波澜来,他相信母后的能力,但从小镌刻在骨子里的森严规矩,不是在顷刻间就能打破的。

不过这一场谈话,到底成了他对于男女平等以及贵族庶民间是否该拥有平等权力的启蒙。

而没过多久,慕容听忽然辞官了。

再后来,他惊愕地得到消息,说慕容听为了一个庶民,竟然甘愿放弃贵族身份,而且还入赘到那农女之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笔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