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拗是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品格,但成功之后却又成了绊脚石。
田丰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可即便被诸葛亮驳斥得哑口无言,依旧不愿意让步,和几人僵持在营帐之中,直到士卒来报,称已将飞鸽传讯的斥候集结完毕。
诸葛亮丝毫不给田丰脸面,伸手邀请道:“田尚书,请吧,有几百人在等着你。对了,你最好找几个懂山越话的人。”
田丰闻言也不客气,抬腿便向营帐外走去,哪知他根本不理诸葛亮,领着手下官员径直走出了军营。
“岂有此理。”王凌见状不忿道,“待我将他捉回来,好好教训一番!”
“王将军,见好就收吧。刑部尚书与你争论,可不是为了吵架。此事也是亮的不是,亮与田尚书不睦,才让事情至此。”诸葛亮也是相当无奈,挥手驱散了士卒。
王凌还是不爽,说道:“那也不能让他这就走了,真当我左军无人?”
“他来左军做什么?”还未等诸葛亮回答,关羽便问道,“查案直接来问关某便是,何必多此一举?”
“他这不是来问了吗?只是有些事情他想知道的同时,也要让殿下知道罢了。”
“哼,扭扭捏捏。”
“此言差矣,他一人面对我等三人却未后退一步,云长,若是两军对垒,此举可称英雄否?”
“倒也算是有勇气。”关羽被诸葛亮说服,忽然话锋一转说,“孔明很是欣赏此人啊。”
“河北忠臣无数,但能做到田元皓这种地步的却不多。敢以自已的名声和身家性命设局……嘿!心智当真坚韧。”诸葛亮感叹一句,转头对王凌说道,“王将军将此事写一封奏报呈与殿下吧,就……如实讲述吧。”
赞叹归赞叹,诸葛亮下起手来却一点儿也不含糊。
待几人作别后,他回到营帐刚想小憩片刻,又被士卒叫醒。
士卒在他身旁低声道:“主簿……主簿?那人在阵中哀嚎许久,如今正在求饶……”
“这么快?”诸葛亮闻言迅速起身,问道,“你确定他是在求饶?”
“是,我等特意仔细听了好几遍,确实是在求饶。”
“哼,‘世外高人’不过如此。”诸葛亮冷哼一声,起身走向被困住的贼人。
此时阵外被火把照得如同白昼,可阵内的贼人却像瞎子一般正四处摸索,口中喊道:“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招了……”
哪怕是久经战阵的左军,见到如此情况也不禁窃窃私语,见到诸葛亮过来之后,看向他的眼神中更是多了许多敬畏之色。
诸葛亮掐指算了算,命人将制定的几根木桩拆除,将贼人压了出来。
那贼人出阵之后似是重见天日一般,大口呼吸着空气,健硕的身躯却佝偻成一团,站都站不起来。
许久之后,此人的神色终于有所缓和,眼中恐惧消散了许多,见到诸葛亮后竟没等他开口便问道:“你是如何做到的?这根本不是奇门遁甲中记载的局。”
“风后奇门四千八……”
“那些我倒背如流,但风后奇门中根本就没有记载过此局!”贼人死死盯着诸葛亮,问道,“你是如何做到的?你究竟是谁的弟子?从何处知晓的此局?难道上古记载亦有疏漏?”
“没想到你竟然精通风后奇门?倒是小看了你。”诸葛亮忽然咧嘴笑道,“在河北,邺城的太学院有很多人都在钻研奇门遁甲,此学说并不神秘。”
“何人授课?此人可谓当世圣人!”
“没人授课,喜欢奇门遁甲的人只是学子中的一少部分。不过若某心情愉悦,倒是会去指点几句。”
“你?”贼人闻言一愣,忽然惊呼,“你!此局非是丰厚所创,是你自创的!”
“某早就说过,你们手中的东西就是没用的废纸,在某面前起不到任何作用。”诸葛亮忽然低下头,直视着贼人的双眼,沉声说,“连这种局都看不明白,还差点死在其中,某劝你还是不要研究奇门遁甲了,以你的资质,五十年都未必有所成就,放弃吧。”
诸葛亮的话直接击碎了贼人的内心,原本瘫坐在地的贼人瞬间崩溃,竟伏在地上低声啜泣起来。
诸葛亮哪有时间理会他是否道心破碎,命人粗暴地将他按住,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要行这不轨之事。”
“我本芒山炼气士,姓周,名寻。受道友南华所邀,来斩除祸乱天下的妖邪,还天下一个太平。”周寻终究不是刺客,见无力回天后老老实实地回答。
谁知诸葛亮闻言眉头紧皱,喝问:“你竟然诽谤殿下是妖邪?何其荒谬!”
笔下文学